唐慎微与《证类本草》

□ 蒲昭和 成都中医药大学

唐慎微(公元1056~1093年),字审元,成都华阳人,北宋蜀中著名医家、药物学家。唐出身于医学世家,对经方颇有研究,宋哲宗元祐年间,他应蜀帅李端伯的召请,到成都行医。唐氏诊病时,每每述说症候不过数言,而用药则精准效验,当时就是一位极受人爱戴的名医。

唐氏对医药的最大贡献是:他完成了一部对后世影响深远药学专著——《经史证类备急本草》(简称《证类本草》)。这是一本北宋药物学集大成之著,全书31卷60余万言。

在此书以前,北宋政府已先后编修了《开宝本草》、《嘉祐本草》《本草图经》等药书。其中《嘉祐本草》在《开宝本草》基础上增补了50余种文献中的药物资料,取材精审;《本草图经》则反映了嘉祐年间全国药物大普查的丰硕成果。但此二书独立成书,不便检阅,于是唐慎微将其融合,又从240余种医药及经史百家书中补充摘引了大量药物资料,使《证类本草》囊括了北宋以前主要本草的精华。像《雷公炮炙论》、《食疗本草》、《本草拾遗》等重要药学著作中的许多内容被保存在《证类本草》中。另外,唐氏还从80余种方书中引录了方剂数千首,其中包括不少今已失传的医方书。唐氏能以个人之力,完成如此宏伟精湛的药学巨著,做到这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。

《证类本草》收载药物1558种,新增药物达476种,如灵砂、桑牛等皆为首次载入,多附药图,查阅时有按图索骥之便。唐氏治学十分严谨,在编撰时,对其药物主治等方面,他既详加阐述与考证,说明药物的采集、炮制方法和主治功能,又在每药之后附载有关方剂,便于对照使用,临床价值也高。他还首创了沿用至今的“方药对照”的编写方法,“集书传所记单方,附于本条之下,殊为详博”,其写法也被后世本草书撰写者所沿用。此书自刊印后,屡经政府多次增补,并作为国家药典而颁行全国,不仅在国内产生了重大影响,还传至朝鲜、日本等,对促进中外医药交流做出了贡献。